通常用來表示船舶裝載集裝箱的能力,也是集裝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統計、換算單位。各國大部分集裝箱運輸,都采用20英尺和40英尺長的兩種集裝箱。為使集裝箱箱數計算統一化,把20英尺集裝箱作為一個計算單位,40尺集裝箱作為兩個計算單位,以利統一計算集裝箱的營運量。在統計集裝箱數量時有的一個術語:自然箱,也稱"實物箱"。
40’GP一般限重為26 TOS,適合裝輕貨。但隨著集裝箱船運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貨物,原來并不是適合用集裝箱運輸的,也開始選擇用集裝箱船來運輸,這就向集裝箱的箱體的提出更高的要求。不久以后就有船公司開發出專門向歐洲運輸紡織品、電子產品等輕泡貨的40HQ, 一般限重為25.5TOS; 隨著更多的貨種,如礦石,糧食,化工品加入集裝箱運輸的行列。
麥克萊恩的貢獻不僅僅是發明了集裝箱本身,他還開創了整個集裝箱物流體系。集裝箱運輸是一項系統工程,首先,巨大的集裝箱不可能像過去一樣依靠人力搬運,所以必須有塔吊等吊裝工具;另外,要流暢地運輸大批量貨物還需要港口、倉庫等一系列環節相互配合。麥克萊恩通過不斷地摸索和調整,不僅解決了用什么裝的問題,還逐漸建立起了一整套集裝箱運輸方案。